EN

教学单位

白云山校区
  •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 国际商务英语学院
  •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 日语语言文化学院
  • 亚非语言文化学院
  •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 高级翻译学院
  • 体育部
  • 高等继续教育学院(公开学院)
  • 国际学院(出国留学培训部)
  • 留学生教育学院
大学城校区
  • 经济贸易学院
  • 商学院
  • 会计学院
  • 金融学院
  • 法学院(广东涉外律师学院)
  • 国际关系学院
  • 英语教育学院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艺术学院
  • 数学与统计学院
知识城校区
  • 黄埔研究院

科研单位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
  • 加拿大研究中心
  • 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 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
  • 翻译学研究中心
  • 粤商研究中心
  •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
  •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
  • 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
  • 语言工程与计算实验室
  • 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
  • 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 教育部创新团队
  • 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
  • 国际服务经济研究院
  • 词典学研究中心
  • 土地法制研究院
  • 广东法治研究院
  • 区域国别研究院
  • 欧洲研究中心
  • 非洲研究院
  • 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 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
  • 国际移民研究中心
  • 中南半岛研究中心
  • 阐释学研究院
  • 法律语言学研究所
  • 广州城市舆情治理与国际形象传播中心
  • 华南国际知识产权研究院
  • 跨国并购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
  • 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
  • 华南财富管理中心研究基地
  • 粤港澳大湾区会计与经济发展中心
  • 广东省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 广东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中心
  • 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
  • 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党政机构

  •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 纪检监察室
  • 组织部
  • 宣传部
  • 统战部
  • 保卫部(武装部)
  • 学生工作部
  • 校工会
  • 校团委
  • 发展规划部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科研部
  • 人力资源部
  • 教师发展中心
  • 国际交流合作部(港澳台事务工作部、孔子学院办公室)
  • 财务与资产管理部
  • 总务后勤部
  • 审计工作部
  • 离退休人员工作部
  • 基础建设部
  • 招标采购中心

教辅及其他机构

  • 图书馆
  • 档案馆
  •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教学中心
  • 学生就业创业中心
  •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校友事务与合作发展处
  • 教育合作与发展中心
  •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
  • 考试中心
  • 校医院

广外新闻

澳门尼威斯人网站/ 广外新闻/ 正文

    广外新闻

    本网讯 正值中德两国庆祝建交50周年,12月10日,150多名来自中德两国多所知名大学的师生相聚“云端”参加“中德大学生对话论坛”,共话合作,畅想未来。活动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与德语系共同主办,与会者围绕中德两国当前面临的共同挑战——气候变化、数字化与教育、可持续发展及中德贸易关系等话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澳门尼威斯人网站-(苏州)有限公司德语专业学子赵嘉丽聚焦“气候变化与气候保护”主题,与来自波恩大学的赖亚明(BenjaminLey)同学在该论坛上进行联合演讲汇报。

    WechatIMG1286.jpeg

    活动旨在鼓励两国学生围绕中德双边关系展望,气候变化和气候保护,能源合作,中德贸易关系展望、数字化与教育、可持续发展、大学生社会责任等话题展开讨论。复旦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波恩大学、弗莱堡大学与澳门尼威斯人网站-(苏州)有限公司等十余所高校积极参与本次对话。在本次联合主题报告中,赵嘉丽聚焦如今受到全球关注的“气候变化与气候保护”主题,叙述中德双方政府为减少碳排放而制定的政策措施。赵嘉丽谈到,中国的“双碳目标”(即“碳达峰”与“碳中和”)与德国所推行的减排政策有互相借鉴学习之处,她还分享了中德新能源汽车合作案例,解析如何促进全球“碳中和”的目标达成。

    论坛主要由开幕式、两个主题报告以及两个分组讨论组成。第一个主题报告聚焦气候变化议题,由来自上外以及弗莱堡大学的同学介绍山西省和鲁尔区的产业结构转型,第二个主题报告则是聚焦于数字化教育,来自上外和柏林自由大学的两位同学综合分析数字教育的利弊与发展趋势以及阐述中德两国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在教育改革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分论坛中,同学们就垃圾分类、中德新能源汽车合作、中德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中德两国的数字化教育等话题进行了汇报以及讨论。在汇报结束后的自由提问环节,中德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解答,表达观点。

    文字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图片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分享至:
    最新新闻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